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(记者 陈杭)31日,北京强降雨持续。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分区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,北京市水文总站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。海河流域永定河、大清河分别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。
受台风“杜苏芮”残余环流北上影响,北京29日晚迎来强降雨天气过程,目前正处于暴雨红色、雷电黄色、大风蓝色预警中。
北京市气象台于31日10时发布分区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,预计7月31日10时至8月1日8时,门头沟、延庆、昌平、房山、海淀、丰台、石景山等区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,个别点有特大暴雨;平谷、顺义、朝阳、东城、西城等有暴雨,局地大暴雨,降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。
此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、累积雨量极端性强、致灾风险高。31日上午,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拴马庄村附近的新泗路部分路面被河水冲塌,公路断行,该村抢险队及当地公安、交通部门用沙袋筑堤,防止河水进村。房山区琉璃河镇区域出现管涌险情,已调动武警官兵参与抢险、修补防洪大堤等工作。北京已调拨编织袋、吸水膨胀麻袋等支援受暴雨影响较大的房山部分地区。
北京市水文总站于31日11时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:预计31日12时至14时,房山区大石河流域漫水河断面将出现红色预警标准洪水,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。
此外,中国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31日通报,海河流域永定河系永定河三家店水文站31日11时流量达到500立方米每秒,为永定河2023年第一次达到编号标准的洪水,依据《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》,确定此次洪水编号为“永定河2023年第1号洪水”。
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拒马河张坊水文站31日11时流量达到1600立方米每秒,为大清河2023年第一次达到编号标准的洪水,依据《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》,确定此次洪水编号为“大清河2023年第1号洪水”。
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,29日20时至31日14时,北京平均降雨量182.0毫米,城区平均降雨量190.4毫米,房山区平均降雨量347.8毫米,门头沟区平均降雨量322.5毫米;最大降雨出现在门头沟区高山玫瑰园,为580.9毫米;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丰台千灵山,31日10时至11时为111.8毫米/小时。
北京市气象局表示,预计7月31日下午至8月1日夜间北京降雨持续,其中8月1日雨势将减弱。(完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(记者 杜燕)根据北京市气象局消息,7月31日(星期一),房山、门头沟、延庆、昌平、海淀、丰台、石景山、怀柔、密云的部分地区仍有大暴雨,个别点特大暴雨,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,延续防汛红色(一级)预警响应。平谷、大兴、通州等地区虽然降为暴雨橙色预警,但洪水、山洪、地质灾害等风险较高,仍维持防汛红色(一级)预警响应。东城、西城、朝阳、顺义等地区,已降级为暴雨橙色预警,结合水务等部门发布的城市积水内涝预警等级,经市防汛指挥部综合研判各类风险后,现将以上四区防汛红色预警响应降级为防汛橙色(二级)预警响应。
请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落实防汛预警响应措施,防汛红色(一级)预警响应地区,市民非必要不外出,企事业单位,除保障城市运行、民生服务等外,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(详见“北京市防汛红色(一级)预警响应措施”)。防汛橙色(二级)预警响应地区,市民减少外出,倡导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工作方式或错峰上下班(详见“北京市防汛橙色(二级)预警响应措施”)。
目前,降雨仍存在不确定性。全市持续降雨诱发洪水、山洪、地质灾害等次生风险增大,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和最新天气预报,做好自身防护。
北京市防汛红色(一级)预警响应措施
1.企事业单位,除保障城市运行、民生服务等外,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。
2.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。遇有积水路段,请勿涉水行车;不要在低洼路段和区域停放车辆。半地下室居住人员要密切关注降雨内涝风险,及时避险,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119。
3.停止有组织的室内、室外文化体育娱乐活动,做好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工作。地下经营性场所停业。
4.学校停止全部线下教学活动和野外教学活动,培训机构停止全部线下培训活动,妥善安置、安全转移相应滞留人员。
5.在建工地停工,及时转移、妥善安置相关工地人员。
6.停止涉山涉水户外旅游,关闭所有景区、公园、林场,民宿和民俗户停业,游客疏导劝返,并做好受威胁游客疏散避险。
7.及时转移安置全部受威胁群众,重点关注山区险村险户、滞留游客、城区危旧房屋、低洼院落受威胁人员。
8.重点危险区域和主要抢险救援道路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,必要时可采取地铁、公交停运措施。
9.关闭山洪沟道。请广大市民远离河道,提防流域洪水、滑坡、泥石流。
北京市防汛橙色(二级)预警响应措施
1.倡导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工作方式或错峰上下班。
2.请广大市民减少外出,注意出行安全,远离风险,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、临近预警响应信息。
3.学校视情停学,停止线下培训和野外教学活动。暂停大型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和有组织的户外体育类活动。
4.在建工地停工。地下经营性场所停业。
5.停止涉山涉水户外旅游,关闭山区景区及非山区景区中的普通涉山涉水类景区。
6.重点关注山区险村险户、滞留游客、城区危旧房屋、低洼院落,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。
7.重点危险区域和主要抢险救援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。
8.关闭山洪沟道。远离河道等涉险区域,提防流域洪水、滑坡、泥石流灾害发生。 【编辑:陈海峰】